专题栏目:ARVRMR虚拟现实

《克莱因壶》:这才是最早的VR科幻型推理小说

在推理小说中,阿加莎的《罗杰疑案》已经很好地为读者呈现了叙事者的虚构能力,从而在根本上打破了叙事者与读者之间的信任关系。

「疏漏式的谎言」一旦被呈现在一个读者非常信任的人身上,一种宛若黑暗的恐惧感便能够在阅读过程中产生。而这个作家组合「冈岛二人」的告别之作《克莱因壶》也有着同样的效果。

阅读这本书的感觉就像是「你以为座位旁边的柱子是墙,之后才突然发现那不过是怪兽的一只脚」。

颇具后现代色彩的解构主义正是在对人文主义的批判中成长起来,而这种对叙事背景本身的怀疑同样从根基上毁坏了话语「Discourse」的构建。

这本新译的「VR推理题材作品」似乎深谙此道,从而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类似《盗梦空间》题材的滥觞之作(姑且称之)。作为1989年的作品,VR还远远没有像如今那样普遍,由此在那个时代,《克莱因壶》可以算得上是真正的科幻推理小说,而在当下,这部小说的推理性显然要强于其可科幻性。

作为一本优秀的小说,它本身的可读性极佳。在阅读时基本没有出现过不耐烦的地方,除了结尾揭秘时略微有些琐碎。其既不涉及密室,也不涉及谋杀,其指向的反而是单纯形而上的东西,即(外界的虚实问题)。

如果说《罗杰疑案》是试图唤醒读者对叙事者本身的质疑,那么《克莱因壶》在某种程度上试图提醒读者对叙事背景的怀疑,因此把《克莱因壶》作为《罗杰疑案》补充是非常不错的,因为两者都是怀疑主义的产物。

回到小说,从启封开始,小说就引出了一种紧张感,主角似乎在进行一场逃亡。而带着这种紧张的意识,读者便进入了主角(素人作者)与神秘游戏公司之间关系叙事之中,并在这种主角与神秘公司(姑且认为是伪装成善人的黑暗势力)交互中不断寻找恶势力作案的证据,希冀在结局公布之前提前找到相关的线索。

由此阅读整部小说其实就是读者在抗拒这种像主角一样沦陷的代入感的体验过程,可视为读者与推理小说创作者之间的博弈游戏。这大体上就是阅读推理类型小说的乐趣之一。

小说的流畅度极佳,这也是这本小说被推荐的原因,但是结尾处却因为作者的故弄玄虚而显得匠心过重,所谓的结尾揭秘难免让人觉得有种画蛇添足的感觉,出于提高小说完整度的目的,最终影响了小说的连贯性,不失为遗憾一种。

文穴Literature.cave

阅读,是一种生活方式

来源:文穴工作室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