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栏目:ARVRMR虚拟现实

教改给老师带来考验

图源:网络

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

这次的教改是基础和临床众多学科在教学上的一次深度合作,是教学上真正的融合。“医学基础综合+器官系统课程”为主的课程模式,打破了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医学人文等学科内部和学科之间的界限,在一个系统中融合了多门相关的课程。

2020年,北京大学医学部教改全面梳理了临床医学的医学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将原基础医学阶段的主要课程整合为3个课程群:人体形态功能调节课程群,包括解剖、组胚、病理、生理、神经生物、病生理和药理;分子细胞与遗传课程群,包括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医学遗传;感染与免疫课程群,包括免疫、微生物、寄生虫。三大课程群共同构成“医学基础综合”课程,介绍基础医学总论内容,为学生学习器官系统课程奠定基础。

目前的教学模式,力求基础和临床之间不再有衔接的问题,在临床阶段的学习中有基础,在基础阶段的学习中有临床,一环套一环,全部穿插在一起,这是真正的整合,而不是简单的拼接。

在整合的基础上,不同专业的培养模式和方向更有侧重,学生的培养更有针对性。比如,基础方向的学生以科学思维的训练为主,临床方向的学生以临床思维的训练为主。

授课老师也要“动起来”

对于教师来说,重新备课是很大的挑战。现在的一节课,我们至少要用一到两周的时间重新备课,不能再沿用之前的课件了,甚至是完全重来。重新组织讲课的内容和顺序,重新编排每一句话。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都有深度参与,并且也学习到了很多跨学科的新知识。比如,与其他学科的老师一起备课,大家互通有无,讨论哪些地方应该讲得再深一点,哪些地方可以略掉或让别的老师去讲。教师之间进行分工合作,使整个课程更加合理化。

所以,对于授课老师来说,教学改革既是挑战,也是历练。希望通过教改,让所有老师都能“动起来”,以老带新,都能在这个课程整合过程中得到充分锻炼。

同时,老师真正走进了学生的课堂,和学生的距离更近了。我们要求每一位授课的解剖老师走进课堂听课,要知道上一位老师讲的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去接课。

按原来的授课方式,我们大可不必如此,周周一起备课,磨合多年,彼此都清楚对方讲授的内容。但是现在不同了。前一位讲课的可能是神经生物学老师,也可能是临床骨科医师,只通过线上沟通备课,还是不太到位。

因此,我们要求解剖老师走进课堂,和学生一起听课。从2019级的学生回到北医的第一天起,我跟他们几乎每周都能见面。

在教学上我们还做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探索——一个课堂上同时有两位老师。

我们当然希望一位老师讲授,最好既能讲基础又能讲临床。但是人的精力和认知是有限的,侧重于基础的老师对临床的掌握往往不到位,而侧重于临床的老师对基础的研究可能没那么深入。短时期内如果我们做不到两方面都精通,又想做得更好,该怎么办?能不能让基础和临床的老师同时出现在课堂上,穿插着讲?我认为这是一个非常有益的补充。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我们在人文、思政与专业课的融合上有了更大的空间,也就是在课程思政上有所加强。如在课程中穿插学科发展史、人文思政教育和感恩教育等内容,并且通过组织主题活动,树立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增强他们对母校的热爱,让学生更早地接触临床,增强医学生的职业素养和社会责任心。

目前,我们正在进行相关的教学研究,希望能够总结出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形成好经验,进行推广。

发散思维解决关键难题

拓展教学空间不只是教室面积的扩大,更要合理利用现有的教学空间。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空间的多功能化和优化组合。

比如,解剖的实习室除了上课,还可以做一些相关的临床解剖学研究、教学演示等,甚至可以做新教具的研发测试。另外,形态学的实验室也可以和功能的实验室整合使用,这样我们就形成了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多学科实验教学平台。

目前,3D、VR(虚拟现实)、AR(增强现实)等技术已经应用到了解剖教学当中,我们从前年又开始研究MR(混合现实)。比如,在实体解剖时,解剖的台子是实的,标本也是实的,戴上MR眼镜后,就能看到标本当中虚拟的血管、神经,可以很好地引导解剖操作。我们在研究此系统今后能否用于临床手术,在手术之前进行个性化扫描,提前进行多次模拟手术训练。

这就是我们未来交叉学科要做的内容。基础医学不仅能与临床、影像、生物信息、生物材料、图形学、人工智能等多学科进行交叉,还能与考古、历史等学科进行交叉。在教改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发散思维,进行更多探索,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来源:教育信息速报

发表评论

相关文章